非感染性损伤后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机制探究

此前我们一直认为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效应是引起炎症反应,而最近研究者们发现了中性粒细胞在非感染性损伤之后对于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在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中,作者们描述了中性粒细胞在小鼠损伤发生之后的实时动态变化过程。

长期以来,医学研究者们认为中性粒细胞对于损伤修复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中性粒细胞往往导致了不必要的炎症反应,使得患者难以从损伤中及时康复。因此,研究者们希望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活性来加速损伤的修复过程。如今这项研究成果则表明上述做法存在很大问题。


为了研究中性粒细胞对机体损伤的反应特征,研究者们设计了小鼠烧伤模型,并且利用活体成像的技术观察了小鼠在受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的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并非仅仅引发不必要的炎性反应,而是能够快速地在被摧毁的血管组织周围募集,几个小时之后,这些中性粒细胞能够将受损的DNA片段包裹起来。此外,所有细胞都会在受伤14到16小时左右从病灶离开。另外,研究者们还发现当中性粒细胞被破坏之后,受伤部位会出现更多的病灶。受伤24小时之后,大部分中性粒细胞会进入骨髓并且启动细胞凋亡的程序。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作者认为需要更多的实验证实中性粒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优化对受伤患者的治疗方案。(生物谷 Bioon.com)

资讯出处:Neutrophils found to be helpful, not harmful, after injury

原始出处:Jing Wang et al. Visualizing the function and fate of neutrophils in sterile injury and repair.Science(2017) Vol. 358, Issue 6359, pp. 111-116 DOI: 10.1126/science.aam9690


创建时间:2017-10-11 11:44